深圳首個70後正局級女幹部劉燕 羊城晚報記者 租屋王磊 攝
  深圳首個固態硬碟70後正局級女幹部突然辭職,引起關註與猜想
  羊城晚報抗癌食物記者 尹安學
  沒人想到她會辭職,但買屋辭職還是突然出現了。
  “劉燕”這個名字很普通,但在深圳官場,這個山東青島人創造microSD了很多“奇跡”:32歲任深圳市團委副書記,成為深圳最年輕的副局級幹部之一;36歲被任命為南山區委常委、紀委書記,成為南山區最年輕的區委常委;38歲當選深圳團市委書記,成為深圳最年輕的正局級幹部,也是深圳首個70後正局級女幹部。
  在很多人看來,作為年輕的女幹部,劉燕前途無量,但沒想到她還是辭職了。
  讓人深思的是,去年以來,官員辭職驟然增多。廣州南沙區委原常委、常務副區長孫雷轉投私企任總裁,廣州公安局人事處長陳偉才加盟格力股份公司任副總裁……人們不禁要問:一方面公務員招考報名持續火爆,公職單位在外界被稱為高福利、旱澇保收的好單位,另一方面,為何官員紛紛辭職下海?
  事件
  劉燕辭職 震驚官場
  劉燕的辭職,震驚深圳官場,餘波難了。
  辭職前,1970年9月生的劉燕是深圳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,由於這個新區地位十分重要,外界普遍認為,曾任過深圳團市委書記、當過南山區紀委書記、深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的劉燕,是被組織選調到不同崗位鍛煉,為上調到更重要崗位作准備。
  2013年5月8日,廣東省委常委、深圳市委書記王榮,深圳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長張虎等到大鵬新區宣佈劉燕的幹部任命決定。當時,對於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這一新職,劉燕稱,參加工作21年,到黨政機關工作近13年,經歷了多次組織宣佈任命,現在仍有誠惶誠恐、如履薄冰之感,因為深知使命艱巨、責任重大。她表態,將堅持改革創新,積極探索大鵬新區的特色發展之路。接下來,她將加強調查研究,儘快熟悉情況,轉變角色,接地氣,疏民憂,積極回應大鵬群眾的現實關切,不斷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,讓市民融入新區新一輪保護和發展中,享受到改革的發展成果。
  資料顯示,就在今年7月30日,劉燕還出席了大鵬新區壩光新村社區工作站、壩光物業管理公司揭牌暨壩光安置區分房工作啟動儀式。在儀式上,劉燕說:“今天是壩光社區歷史上需要銘記的一天。在這一天,壩光社區居民三喜臨門,分別是居民喬遷之喜、物業公司成立之喜、居民選房分房之喜。”此後,8月7日,大鵬新區突然召開小範圍會議,傳達劉燕辭職的消息。
  在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崗位上,劉燕只做了1年3個月。據介紹,劉燕辭職的原因是其家庭及身體原因。
  現象
  官員辭職 驟然增多
  在廣東,官員辭職並不少見。去年以來,先後有多名處級以上幹部辭職下海,比如廣州南沙區原區委常委、常務副區長孫雷下海,擔任杭州傳化科技城有限公司總裁;廣州公安局人事處原處長陳偉才去格力股份有限公司任副總裁;廣州蘿崗區副區長王建新跳槽到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。
  放眼省外,今年以來,也曝出多位處級以上官員辭職:今年3月,杭州金融辦副主任俞勝法加盟阿裡巴巴;今年5月,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陳熙同出任360公司副總裁,分管市場與公共關係;今年6月,在北京工作16年的老法官張偉轉型做律師;今年7月,浙江溫州平陽副縣長周慧辭職,據傳去海外做家族企業……
  一些人擔心,是不是公務員新一輪辭職潮到來? 編輯:鄔嘉宏
   1
  歸納
  官員下海 四次浪潮
  在北京很多學者眼裡,改革開放以來官員下海從未間斷,從密集程度上來講,可主要分為四個階段——
 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第一次浪潮。這一時期官員下海主要表現為“半下海”。所謂“半下海”,是指體制內的一種流動,如機構改革後編製的縮減,於是有些官員到部門下屬的單位與企業中去當領導,“充實基層力量”,實際上只是原有編製待遇的平移。跳出體制,單干或者外出打工的並不多,但也有直接“裸辭”。
  1988年,山東省原石油化學工業廳計劃財務處的張偉是名科長,他看到當年4月山東頒佈《山東省關於進一步放活科研機構放活科技人員的若干規定》允許科研人員辭職下海,於是辭職創辦企業。雖然是名科長,但他的辭職轟動山東,至今被譽為“山東官員辭職第一人”。前不久他回憶說,當時好多人不理解,沒人批,“別人找關係是要升官,我找關係是為了辭官”。張偉托人找到時任山東省長薑春雲。有了省長的批示,但沒有先例,廳里還是不放,最終張偉兩手空空地離開了機關。
  人們的觀念在變,對體制內的幹部辭職,也逐步接受。
  1992年鄧小平“南巡講話”後,辭官下海掀起第二次浪潮。這一時期官員下海多為“停薪留職”,辭官下海者仍然保留職位,不打破鐵飯碗,一旦“海水吃嗆”,生意失敗,仍可回去繼續工作。這波辭職浪潮,有政府推動的作用,因為當時要大力發展市場經濟,希望更多官員能起帶頭作用。同時,大量幹部下海,也能空出一些編製。
  據人社部的數據顯示,1992年有12萬公務員辭職下海,1000多萬公務員停薪留職。很多已成為商界精英,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廳級幹部陳東升,下海後創辦嘉德拍賣、中國第五大保險公司泰康人壽;國家體改委處長馮侖創辦萬通地產;國務院政策研究室處長毛振華創辦中誠信。
  2000年以後,辭官下海掀起第三次浪潮。這次下海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機構改革,公務員隊伍進行了重組,精簡編製115萬個。據新華社報道,從2000年1月到2003年6月,全國各地(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屬單位)共有10304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辭職“下海”。下海官員身處要職的增多,下海後基本是去私營企業,特別是一些私人資本控股的上市公司。此時,下海不再是過去的“停薪留職”,而是辭職或提前退休。
  從2000年到2003年3月,浙江有125名處級以上幹部辭職或提前退休,有9名廳級官員,僅溫州就有2名副市長、1名市政府秘書長、1名副秘書長幾乎同時下海。在江蘇,僅鹽城一地,就有東台市市長、阜寧縣副縣長、建湖縣副縣長等在內的5名縣級實權幹部主動摘下“官帽”,進入民企當起了“經理”。在上海,時任虹口區區長的程光,辭官出任印尼大財團三林集團中國區總裁;在廣東,廣州最年輕的正局級幹部之一、42歲的市環保局局長薑崇洲辭去公職,出任某房地產集團副總裁……
  2013年開始,官員辭職下海出現又一輪新浪潮。這次下海的官員職位較高,廳、處級幹部多,下海後大多去私企當高管。在專家看來,這輪下海是在中央“八項規定”推出後出現的,他們辭職去向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關註與猜想。
  探究
  辭官原因 霧裡看花
  廳、處級官員 遮遮掩掩 避而不談
  這兩年辭職的廳、處級官員,辭職時大多遮遮掩掩,不接受記者採訪,或者避談辭職原因,導致民間有很多猜測。有的說,這些辭職下海的官員可能屁股不乾凈,聞到被查的風聲;有的說可能感受到晉升無望,謀求收入上有突破;有的說可能“八項規定”後收入減少、灰色收入沒有了,產生了失落;也有的說是工作壓力太大,官場關係太微妙,不好處理;有的說剛好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造成的影響力,趁機去相關企業“名正言順”地撈一把……
  “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央明顯加大反腐力度,使得官員不好當;轉變工作作風,嚴格執行中央‘八項’規定,公務員灰色收入拿不到或減少,再加上公務員群體容易受到公眾質疑;中央加大查處裸官的力度。這種大環境的改變,一定程度上與官員辭職有關。”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認為,所有跡象表明,國家正在加大對公務員隊伍的治理力度,所以會出現“大浪淘沙”的現象,而部分公務員,尤其是在一定領導職位上的官員也會權衡自身在政界發展的前景。
  上月中旬,浙江平陽縣副縣長周慧的一則“辭職感言”,在網上熱傳。這篇“感言”全文近千字,開篇稱:“辭職獲批,雖然有點曠日持久,且法定程序尚未走完,不過木已成舟,可以長長地舒口氣了,吁……這一刻,仿佛雲淡風輕,自由的氣息似微風拂面。”
  在周慧看來,“簡單來說,辭職只不過是換工作,換地點。但如果這個職位是個官位,而且是個有點分量的官位,事情就變得複雜了,如果辭官的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前景還被看好的話,情況就更引人側目了。我想,這前面要加個定語,中國式,也就是中國式辭官,這樣大部分人應該都能夠明白了。”
  對辭職過程,周慧寫道:“半年多來,這個在內心裡翻騰的想法,終於按照自己的設想,一點點地實現了。”
  周慧1976年2月出生,35歲就當上副縣長,對辭職造成的紛擾,他早有預料,“用‘晴天霹靂’來表述對我辭職的反應,由此可見中國式辭官的複雜性。不理解和反對,是我意料之中的,在不少人都眼中,我們這樣職位的人,屬於位高權重,油水多多,且無需勞神費力。而當你對其說現實的情況的時候,換回的是不解的神情,甚至是輕蔑的哼聲。夏蟲不可語冰,如果你再說自己關於世界的、歷史的、未來的見解的時候,在某些人看來,你是在炫耀自己知識上與精神上的優越感,那麼你無異於自我尋找另類的標簽。因此,我基本上不說不提,微笑地沉默。”
  周慧說,儘管被看好的官員辭職,會被人議論紛紛,但“每個人都應該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去選擇自己的生活,就像我明白我想要的是自由的,能夠自我掌控的生活”。他覺得當副縣長壓力很大,自己想換一種生活,過得寬鬆一點,不要那麼緊張,不要工作中有那麼大的壓力。
  網絡上有人援引一位官員的話稱,周慧是一名水平和能力都非常好的官員,他的家族成員基本上在國外,且家族產業資產豐厚,未來他可能去國外經商。對此,周慧稱,自己家族中確有很多人在國外生活,但妻子、孩子一直在國內,接下來他會考慮舉家移民出去經商,換一個生活環境。
  知情人士稱,周慧的妻子是一名教師。在周慧妻子的QQ空間日誌中,記錄了2012年暑假,她帶著女兒去意大利探親、游玩的過程。在領略了威尼斯的水上風光後,其妻感慨:“一直都想一家人一起去意大利探親旅游,但是老公都沒機會去。”
  在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鄭梓楨看來,各地官員問責制度日趨完善,一些官員感受到很大的壓力,“如果有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,為何不去呢?” 編輯:鄔嘉宏
  普通公務員 薪酬偏低 成為心病
  對於辭職的普通公務員來講,薪酬成為無法繞開的心病。
  公務員穩定的工作,讓很多人羡慕,但對一個渴望優質生活的人來講,偏低的薪水讓他們萌生去意。
  遼寧一個三線城市工商局的科級幹部,在公務員系統工作15年,辭職前每月工作2500元。而他在企業工作的同學,大多年收入超過15萬元。對他來講,單位有分房,在單位吃工作餐幾乎免費,年收入3萬元也能過,但不能過上寬裕生活。最終,他找機會去了一家大型公司任中層管理崗位,年薪30萬元,還有專車。
  今年年初,在內地一個縣政府下屬部門工作的正科級幹部曬工資,引發關註。他1990年參加工作,工作25年了,每月基本工資是1260元,一年是1260元×13月=16380元,加上一年津補貼25000元,公休應休而未休167元×2倍×15天=5010元,年收入46390元,如果將國家給的住房公積金算在內的話,460元×12月=5520元,一年的總收入為51910元,但這460元加上自己繳的460元住房公積,買房時才能取,每月實際能到手的是(51910-460×2×12)÷12=3405.83元。這位公務員說,要不是年紀大了,他也會辭職去下海賺點錢。
  今年6月,北京基層法官張偉也曬出了辭職前的最後一張工資條:實發收入5555.8元。雖然在媒體採訪中他一再強調,辭官“真不是錢的事兒”,但基層公務員薪酬低卻是老生常談。
  對他們曬出的工資,很多網友質疑:查出那麼多官員貪腐,錢從哪裡來?還有的說,不用交五險一金,退休還拿高額退休金,還不知足?!
  其實上,一提公務員漲薪,網上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質疑。今年3月,全國人大代表、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才主動約見記者:“我離開公務員隊伍了,現在可以為公務員呼籲了。”陳偉才認為,他認識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正部級領導,年薪才20多萬元,這讓他很驚訝,“現在一些大企業部門經理年薪都不止20萬元,難道部長承擔的職責和作出的貢獻還不如企業的部門經理?這種薪酬分配很不合理。”
  “公務員工資應該建立正常規範化的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增長機制,使之法制化。”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,現在公務員薪酬結構太單一,主要參考的依據是工作年限、行政職務及級別。這就造成同級別的人“乾多乾少一個樣”的情況十分明顯,對有為年輕人激勵作用很不明顯。
  陳偉才說,現在的年輕人,大學畢業好不容易考進公務員隊伍,多數都是社會精英,工資收入低,沒房子分,他們生活壓力很大。比如在廣州,房價3萬多元,工資五六千元。這讓一些公務員的確會萌生辭職的念頭,因為在很多私企、外企,現在年薪20萬元十分正常。
  公務員和國企高管之間的工資水平到底如何?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,2010年中國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6倍,世界平均值為2倍;中國國企高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98倍,世界平均值為5倍。
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書認為,實際上,目前我國公務員工資僅僅是與社會平均工資基本持平而已。而且從變化趨勢看,近年來公務員工資是相對下降的。據高文書介紹,公務員薪酬在全部19個行業中的排名,2008年為第8位,2009年為第9位,2010年為第11位,2011年已下降到第12位。
  追問
  辭職到私企利益無輸送?
  有些人將“公務員報考熱”與“官員辭職下海潮”放在一起比較,認為兩種現象交織在一起,有些不可思議。
  對此,廣東省社科院的鄭梓楨說,這種現象十分正常。出現“報考熱”,是因為大量畢業生存在找工作難的問題,現在什麼招聘會都很火爆,大家都想找個好工作,公職單位福利的確不錯,還比較穩定,當然眾人追捧。不過,工作一段時間,一些人有更高要求,或者覺得工作不適合自己,或者覺得薪酬不高,反正就是當公務員不開心,就辭職。其實在龐大的公務員群體中,辭職下海的公務員是極少數的,不過,以後還會增加。
 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。他認為,國家應該儘快改革公務員的薪酬分配體系,讓公務員的工資體現差異性,提高競爭力,以適應社會的整體薪酬水平,“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非常合理。”
  竹立家說,在國外,公務員隊伍有1%-2%,甚至5%的公務員辭職率,都是很正常的,沒必要大驚小怪,“以後辭職的官員估計還會出現不少,這是正常的,也可以說是經濟繁榮的表現。有進有出,這樣的公務員隊伍才更健康。”
  “現在很多人對官員辭職很驚訝,其實沒必要驚訝,人各有志,有的人覺得每月幾千元的小子日很安逸,很享受;有的人就想拿高薪,過上富足、奢華生活。這些都很正常,制度設計應該為公務員進出提供方便,社會輿論也應該給與他們足夠的寬容,這畢竟是個人的選擇。”鄭梓楨說,真不應該大驚小怪。
  現在自主創業難度增加,辭職下海的廳、處級幹部,一般是去私企、外企任高管,年薪瞬間從之前的十幾萬變成了上百萬,或者幾百萬。人們在擔心,這些企業為何看重他們?是否靠之前聚集的行政資源,在搞利益輸送?
  國內曾有分管經濟的副區長跳槽到分管領域的公司任高管,也有規劃局長跳槽到與規劃、容積率關係密切的房地產公司。一些人質疑,這些官員辭職下海後,會否利用之前的人脈關係、行政資源,為企業提供便利?
  我國《公務員法》明確規定,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,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,其它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,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它營利性組織任職,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。這被視為是對辭職和退休官員管轄權及年限作出迴避要求。
  但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也認為,實際中,判斷某些去企業或者其它營利性組織的官員是否“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”,並不容易。編輯:鄔嘉宏
  (原標題:深圳首個70後正局級女幹部突然辭職震驚官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n55pnyi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